【活動報導】2025 ESG永續金融與責任投資論壇

  政治大學商學院金融研究中心與企業永續管理研究中心於3月27日下午,在玉山國際廳聯合舉辦「全球氣候轉型下的金融影響力」ESG永續金融與責任投資論壇。本次論壇匯聚多位重量級產官學界代表,包括環境部次長施文真、金管會副處長施宜君、勞動基金運用局副局長許耕維、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張傳章等,共同探討企業如何因應全球淨零趨勢,並發揮金融影響力推動永續發展。與會來賓涵蓋各產業先進及政大師生,現場氣氛熱絡。

  活動開始,由政治大學校長李蔡彥與環境部次長施文真共同開幕致詞,為論壇揭開序幕。論壇主持人、政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楊曉文指出,研究顯示「碳稅/碳費」與「機構投資人」為推動企業減碳的關鍵動力,因此本次論壇特別邀請產官學專家,從政策面與投資面切入,分享企業與消費者如何因應台灣2050淨零轉型目標。

【專題演講:深入永續金融政策與機構投資影響力】

  活動進入專題演講環節,環境部次長施文真以「台灣正式邁入碳定價時代」為題,闡述政府為協助企業順利淨零轉型所推動的政策與工具,包括自願減量專案、綠色成長基金及碳費三子法等,強調企業應落實減碳行動,而非僅以金錢換取合規。施次長並鼓勵關心此議題的民眾至環境部氣候署網站查閱相關法規,深入了解政府減碳政策。

  金管會副處長施宜君則以「全球淨零目標下台灣綠色及轉型金融行動方案之願景」為題,分享金管會自綠色金融政策1.0至3.0的推動歷程,並透露4.0版即將上路,核心原則涵蓋環境永續、社會共好與治理有序,期望透過生態系平台,攜手金融機構與產業共創淨零未來。她也強調,台灣永續債券發行表現亮眼,金融、產業與社會各界應加強合作,攜手邁向永續發展。

  此外,勞動基金運用局副局長許耕維則從機構投資人視角,剖析氣候變遷帶來的實體與轉型風險。他分享勞動基金如何透過三步驟——篩選(排除不符合ESG理念企業)、整合(納入ESG因子)、參與(行使股東權利)——落實責任投資,發揮綠色投資的積極影響。

【產業對談:ESG金融商品與綠領人才培育】

  論壇下半場由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張傳章主持,邀請台灣指數公司總經理陳文練、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劉宗聖、勤業眾信風管諮詢副總林志煒、安聯投信海外投資首席許家豪,進行「全球氣候轉型下的金融影響力」實務對談。

  陳文練總經理強調,金融機構應積極開發綠色金融商品,如ESG基金與永續ETF,讓社會大眾透過投資參與企業減碳行動,實現綠色金融普及化。劉宗聖理事長則指出,即便國際局勢變動,例如美國前總統川普曾退出《巴黎協定》,但淨零仍是全球共識,且AI與ESG的結合正成為新趨勢。他建議企業應投入AI技術,透過智能分析提升ESG影響力,並鼓勵學生積極考取永續金融證照,累積產業知識,提升職場競爭力。

  林志煒副總進一步補充,數位轉型與永續轉型已成為企業發展重點,未來市場將更需要跨領域人才。許家豪首席也表示,金融業對永續數據分析等專業技能的需求日增,鼓勵學生多參與跨產業實習,以拓展視野。

  最後,楊曉文主任總結表示,政大商學院將持續致力於培育具備永續領導力、創新力與數據力的金融人才,期許學生成為引領未來的ESG領袖,推動台灣邁向永續發展的新時代。